當前位置:筆趣閣小說網>歷史軍事>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第七百三十七章 郭全書之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三十七章 郭全書之卒 (1 / 2)

對印度戰事的主要有功將領們敲定了封賞後,羅志學又下旨設立印度守備司令部,統管印度地區大小一共二十六個殖民地以及直轄領地錫蘭島的地方守備事務。

6軍方面的印度派遣軍則是改編為6軍第二十四軍,這是過去十年裡,繼南洋地區的第二十二軍,扶桑地區的第二十三軍之後,大楚帝國所設立的第三個野戰軍。

未來第二十三軍將會作6軍在印度地區的主要野戰兵力,轄有一個甲等師,即第七十二師。

原有印度派遣軍原有兵力八千多人,再加上從南洋地區抽調過去的一個混成團合編為第一百七十八師,這個師乃常備乙等師。

另外一支從南洋增援過去的甲等師第十八混成團則是升格為6軍第十八混成旅,兵力擴充到八千人規模,這個旅也是甲等師的編制。

此外還有一個之前從國內抽調過去的第二十七重型炮兵團,也將會繼續留在印度並加入第二十四軍。

羅志學還決定從國內抽調一個騎兵旅前往印度,以確保第二十四軍方面擁有足夠的騎兵力量。

而上述的擴編以及增援騎兵部隊,實際上主要還是為了補充近衛軍部隊回國後的空缺,因為當地戰事結束後,近衛軍就會把兵力調回國內。

這也是近衛軍外派作戰的傳統,要打仗的時候臨時排上去打仗,打完回國,是不會在外地長時間駐防的。

而近衛軍的五千多人戰鬥力不弱,等他們回國後,6軍方面自然要抽調兵力來填補他們的空缺。

需要填補空缺的還有一部分海軍6戰隊的人員,人家海軍6戰隊也是,需要登6作戰的時候才會抽調過來和6軍一起打仗,打完登6作戰後海軍往往就會把6戰隊調往其他地方。

畢竟海軍的6戰隊數量有限,而任務也比較繁重,海軍的十幾個6戰團常年都是調來調去的,很難和6軍一樣,在某一個地方長時間駐防。

把印度地區的兵力簡單調整後,剩下需要羅志學親自處理的印度軍務就不多了,一些更細節的東西自然有軍務院那邊的將領們處理,用不著羅志學操心。

搞定軍務後,羅志學就把精力放在了印度方向的政務上,為此他把禮教部、民政部、吏務部等部門的文官腦們喊過來開會。

商討在印度地區各殖民地以及錫蘭島這個直屬領地的治理問題,還有後續的移民屯墾問題。

對於在印度地區設立更完善的行政機構,派遣相應官員這種事,吏務部方面早有預桉,同時也有著豐富的經驗。

剛擔任吏務部尚書沒多久,也是大楚帝國曆史上第二任吏務部尚書的石德義建議把錫蘭島效彷馬六甲、爪哇島等地直接設省。

不過考慮到錫蘭省以及印度半島上的大量零散的沿海殖民地,錫蘭省暫時不單設巡撫,而是繼續由印度巡撫統管。

當然,換個說話其實也可以認為是把印度巡撫變成了錫蘭巡撫,然後由錫蘭巡撫兼管半島上的諸多殖民地事務。

總之,印度地區裡暫時只設立一名巡撫,同時設以錫蘭省,多個殖民地州府縣,如孟買州、國啊州、戈河州,蘇拉特縣等。

隨即民政部方面建議,今年開始加大對錫蘭島上的官方移民,並且把往印度方向的印度活動,最近幾年要重點放在錫蘭島上,爭取三五年內徹底完成錫蘭島的土著驅逐以及肅清,確保五年後錫蘭島上的只有大楚帝國的子民。

大楚帝國的移民事務,一向來都是由民政部下屬的移民司所管轄的,不僅僅負責國內的移民流動,同時也負責海外移民流動,過去這些年來移民司所提倡的驅逐一地屯墾一地的政策得到了很大的成功。

在馬六甲以及爪哇島,婆羅洲以及呂宋島等地都獲得了比較大的成功,其中相當多的地方,已經沒有了土著的身影,只剩下勤勉勞動的大楚帝國移民了。

這一次,他們準備在錫蘭島上也這麼幹。

隨後工業部門的負責人季德華表示,受到軍方的邀請,工業部門也將會在錫蘭島上籌建一系列的國防產業,主要是設立若干彈藥廠、戰艦維修廠,槍炮維修廠等前線大軍迫切需要的國防產業。

因為距離遙遠,運輸困難的問題,楚軍一向來都有在前線設立小型應急兵工廠,就近供應前線的大軍的傳統,如早期設立嘉峪關兵工廠就是這種典型的前線兵工廠,主要生產彈藥和修理槍械,炮架為主。

而隨著大楚帝國擊敗準格爾,兵力進一步西進後,嘉峪關兵工廠也隨之搬遷到尹寧,並更名為尹寧兵工廠……雖然場址換了,名字也換了,但實際上技術人員以及工人還是原來的那一批,連機器裝置都是原來的機器裝置。

此外還有貝爾加湖旁邊的庫爾兵工廠,這座兵工廠乃是楚軍當年應對俄羅斯作戰時候的主力供應兵工廠,幾乎供應了當地大軍作戰所需的八成以上的彈藥。

不過後來隨著戰事逐步西進,因為補給線一步一步拉長,大楚帝國工業部為了解決彈藥供應困難的問題,一方面把庫爾城兵工廠的產能向西遷移,在託木斯克以南兩百多公里外的新北城設立了一個新的新北兵工廠新西伯利亞。

同時承順二十五年的時候又把和通兵工廠北遷,重新在託博城託博爾斯克建成,即和通兵工廠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託博兵工廠。

而託博是大楚帝國最靠近西線的戰略據地,距離秋明不過兩百多公里,並且兩者還有河流相連,把和通兵工廠搬遷到這裡,可以就近為當地駐軍提供彈藥補給。

因為新北兵工廠新西伯利亞以及託博兵工廠託博爾斯克,後世屬於秋明州的存在,後方的庫爾城兵工廠的戰略作用逐步下降,目前除了維持小規模的武器生產能力外,已經開始向民用產業轉行。

而依託這座逐步轉產的兵工廠,加上這裡的自然條件不錯,不僅僅是西伯利亞兩大河流的交匯點,而且周邊自然資源,尤其是礦產資源很豐富,同時規劃中的草原鐵路的終點,就是貝爾加湖畔的庫爾城,因此這個城市還是比較受帝國移民以及工商業界的歡迎的。

目前庫爾城已經成為了大楚帝國在北方廣闊西伯利亞地區裡規模最大的城市。

目前城區以及周邊郊區,即整個擁有常住人口二十多萬人,並且工業展的還挺不錯的……幾乎靠著一己之力供應著整個勒拿河流域、葉尼塞河流域裡各移民定居點上的大部分工業產品的需求。

基於庫爾城的展較好,同時小北海府的面積實在太大,帝國高層已經考慮著把小北海府從漠北省裡剝離開來,以小北海府為核心,加上其他幾個州府一起設省了,連名字都選好了,那就是小北海省。

而接過庫爾城兵工廠,承擔起來目前西伯利亞西線地區大軍彈藥消耗的乃是託木斯克兵工廠以及更前線的託博兵工廠託博爾斯克。

從帝國邊疆地區的一系列小型兵工廠的設立以及取消,也就能夠了解到大楚帝國為了解決前線大軍補給問題,還是下了諸多苦心的,如今在錫蘭島上設立兵工廠也是基於同樣的考慮。

但是為了確保後續的麻煩,錫蘭島的全面移民化是必須的,大楚帝國可不希望三天兩頭有土著來搗亂。

同時會因為成本以及技術問題,在邊疆前線或海外設立的兵工廠一般都是生產彈藥以及修理槍械為主,是沒有大規模生產步槍或火炮能力的。

主要是楚軍的武器生產,隨著技術的進步對技術的要求已經越來越高,如今的制式步槍以及火炮的生產難度都是比較高的,需要一整個工業體系來支援。

想要在海外領地搞這麼一個大型兵工廠的話難度非常大……或者說投資太大,沒那必要。

前線兵工廠搞搞彈藥生產,就近供應給前線大軍就行了,槍支火炮什麼的在國內生產並運輸過來也提高不了多少成本。

畢竟槍支火炮這東西雖然也是消耗品,但是消耗量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打一仗士兵就換一支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