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小說網>武俠修真>南國江山> 第七百零三章 戰爭之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零三章 戰爭之神 (1 / 2)

從三月份吳軍出兵,到五月王衍投降,整個過程僅僅只用了兩個多月時間。

這期間,蜀軍除了在三泉與吳軍有過激烈交戰外,其他時候遇到吳軍都是望風而逃或者當即投降,整個戰爭期間吳軍的損失更是極為輕微。

甚至於,在戰前吳軍儲備的大量糧草輜重都沒有用得上,光是繳獲的敵軍輜重就足夠大軍所需。

佔領成都後,從成都府庫中繳獲的錢糧、軍械等各類物資更是讓人目瞪口呆,可以說這一次滅蜀之戰,吳軍非但沒有消耗多少錢糧,反而是大賺一筆。

這樣的結果,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或許也就楊渥在之前有過一絲預料,但他也拿不準這個時空的前蜀是不是還像原本歷史上那麼容易就被滅。

王衍投降之後,依舊在夔州抵抗吳軍的張武也很快投降,放南路吳軍進入夔州等地,而剩下來還沒有投降的各地刺史、節度使等,在得到王衍投降的訊息後,也都很快投降了。

之後,楊炅、周本等人率軍進入成都,一面獎賞士卒,一面安撫人心。

先一點當然是將王衍一族遷移到洛陽去,不管王衍有多麼的廢,但王家父子畢竟統治蜀中多年,根基深厚,將王衍一族繼續留在洛陽顯然是個不安定的因素。

除了遷移王衍一族外,還有一些較有影響力的蜀中大姓世家也將被遷移到洛陽去,以儘可能的削弱蜀中的地方勢力。

對於蜀國的那些投降官員,楊炅則選擇其中名聲、能力較好的繼續留用,至於當初王衍任命的那些阿諛奉承之輩,此時大多都被罷官免職。

不過為了儘量保持穩定,楊炅對這些人也沒有逼迫太甚,依舊讓他們得享富貴;如此一來,或許這些傢伙心中依舊有所不滿,但他們沒有軍權,想來也出不了什麼問題。

就算出問題,以這些傢伙的能力,要平定他們也不會太難。

至於原本蜀國的軍隊,楊炅按照周本等人的建議,對其進行精簡,一部分精壯將士都被編入到吳軍之中,剩下的一部分改編為廂軍負責各地治安,其他老弱士卒則按照當初對投降的梁軍的處置辦法,改編為屯田軍。

之後的幾個月裡,楊炅一直留在成都負責穩定蜀中的重任,楊渥甚至還給了他人事任命的大權,讓他視情況委任官職。

楊炅的年紀雖然不大,但他以前長期鎮守後方,治理朝政的經驗並不缺乏,此時楊渥讓其放開手腳在蜀中施展才能,頓時表現出他在文治方面的過人之處。

隨著時間推移,從吳國內部調派的官員開始在蜀中上任,而王衍等大姓世家也逐漸向洛陽遷移,蜀國的局勢逐漸安定下來。

九月,身處成都的太子楊炅、大將周本、劉信、柴再用等人,突然上書楊渥,請求兵攻打大長和國。

奏疏一上,朝中上下深感震驚。

大長和國便是從唐朝時期的南詔國演變而來,之後又將逐漸演變成後世的大理國。

在這個時期,像交趾等地都被天然視為中國的一部分,但南詔、大長和,以及後世的大理,在這個時期卻被視為外國。

換言之,出兵攻打交趾,這可以理解成統一天下不得不做的事業,但貿然攻打一個並無仇怨的外國,許多人就不怎麼理解了。

不過楊炅等人給出的理由也算充分,第一點就是大長和國的國主居然敢妄自稱帝,這顯然是挑戰楊渥權威的舉動。

如今的天下局勢與原本歷史相比已經生了極大改變,在原本的歷史上,稱王甚至稱帝的割據政權不少,尤其是南方的局勢更是混亂不堪,楚國、閩國、吳越國等,紛紛建國;而南吳和南漢兩國更是稱帝。

而這個時刻的局勢卻大為不同,除了吳國楊渥、蜀國王衍、後唐李存勖這三個皇帝外,其他各方勢力不是已經被剿滅,就是乖乖臣服於吳國。

如今蜀國又被滅了,除了後唐之外,吳國已經在名義上統一了天下。

現在突然又冒出來一個膽敢稱帝的大長和國,楊炅等人自然不能聽之任之。

除了這個理由外,楊炅給出的第二個理由,則是他們打聽到,大長和國有入侵中原的野望,所以不如認為應該先制人進行討伐。

昔日南詔國趁著唐朝衰落,中原大亂的時機逐漸興盛起來,時常入侵中原,雖然屢屢遭到痛擊,但始終雄心不滅。

後來南詔國的宰相鄭買嗣奪權篡位,建立了大長和國,並妄自稱帝后,更是對中原有著極大野心。

等到如今大長和國的國主鄭仁旻嗣位後,更是將這種野望付諸行動。

十一年前,大長和兵攻打蜀國黎州,當時還健在的蜀主王建以夔王王宗範,中書令王宗播,以及嘉王王宗壽三人為招討使領兵出擊。

王建時代的蜀軍可不是現在的蜀軍,他們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

這一次大戰,蜀軍先在潘倉嶂擊敗敵軍,斬其酋長趙嵯政等人,又在山口城擊敗敵軍,攻破敵軍十三個營寨。

接著,蜀軍又繼續追擊,在大度河大敗大長和的軍隊,俘獲和斬敵軍共數萬人,大長和的軍隊爭相渡河,結果溺死者又有數萬人。

經過這場大敗後,大長和國元氣大傷,之後很多年都比較安分。

不過這一次吳國滅蜀後,鄭仁旻入侵中原的野心又再次燃起。

而導致這一切的原因,卻是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物。

原來當年吳國開國功臣劉威之子劉崇景叛逃到蜀國後,被剛剛繼位的蜀主王衍加官進爵,多有封賞。

然而蜀國的內部原本就自相傾軋,那些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都有很多遭到排擠,更何況劉崇景這個外人,所以沒過多久,他就被王衍外調去黎州鎮守,遠離蜀國權力中心。

如今蜀國國滅,各地刺史、節度使等紛紛投降吳國,劉崇景見大事不妙,於是連夜帶人逃亡大長和國。

到了大長和的都城大理後,他極力向鄭仁旻建議應當趁吳軍剛剛奪取蜀中,立足不穩的時機兵進攻,定能一舉取勝。

不僅如此,劉崇景在蜀地多年,對蜀國的情形也有一些瞭解,他將蜀中的地形、人口、各方局勢等詳細情形都細細向鄭仁旻說明,又添油加醋的向鄭仁旻描述中原如何富庶,以勾起他的野望。

在劉崇景的極力鼓吹下,鄭仁旻還真動了心思,開始調遣兵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