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小說網>武俠修真>南國江山> 第四百三十五章 商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三十五章 商議 (1 / 2)

“打斷這種大勢?”高季昌連忙問道“敢問前輩,不知該如何打斷?”

當年戰國末年時,秦國就形成了這種統一天下的大勢,六國難以與之對抗,即便是六國中最強的趙國也在長平之戰中被打得元氣大傷,再也無力與之爭雄。

到了那個時候,天下的局勢已經完全失衡了。

這與如今吳國在南方的局勢有些相似,各國都難以與吳國抗衡,只能各自想辦法尋求生存之道。

而戰國時期,六國為了贏得喘息的時間,同樣做了不少事情來延緩秦國一統天下的程序。

這其中比較出名的或許就是鄭國渠的修建和荊軻刺秦了。

鄭國渠修建的本來目的,就是為了轉移秦國的注意力,消耗他們的財力物力,讓他們暫時集中力量去整頓內部,使得六國有喘息的時間。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個計謀成功了,秦國為了修築這道鄭國渠,前後花費了十年時間,這的確是達到了這個計策的初始目的。

然而從本質上來看,鄭國渠的修建卻使得秦國更加強大了,其修成以後,關中之地沃野千里,年年豐收,從長遠來看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至於荊軻刺秦,更是指望以刺客去刺殺秦王的手段來阻止秦國統一天下的程序,不過這個計劃的最終結果更是世人皆知。

如今吳國同樣勢大難制,同樣有席捲南方之勢;天下間能夠與之對抗的梁國又在北方被晉王李存勖所牽制,無力南顧。

在這種情況下,南方各勢力想要以普通手段,在戰場上遏制吳國的進攻已經很難;若是寄希望於吳國自身出現內亂或者其他動盪,這顯然也是不靠譜的。

所以唯一的希望就是以非常規的手段去給吳國找麻煩,讓他們無暇西顧。

只聽梁震分析道“節帥,要打斷吳國統一南方的大勢,必須從吳國內部著手才行。先一點,派刺客去行刺吳王楊渥。如今的楊氏,除了吳王這麼一個成年人外,其他諸多楊氏子弟都還年幼,難以讓諸臣信服。若是能將楊渥刺殺掉,那麼吳國必然出現內亂,自然就不能成為節帥之患!這是上上之策!”

“行刺?”高季昌有些驚訝。

如今的吳國,之所以能夠變得如此強大,最重要的一點或許就是因為吳國有楊渥這個賢明的君主。

在楊渥執掌淮南以來,他最大的貢獻,其實並不在於帶領淮南軍奪取了多少地盤,而在於他徹底改變了吳國的內部結構,將吳國的力量全部集中起來了。

在楊行密的時代,淮南已經是南方最強大的勢力,但那時候的淮南的實力卻被分散在一個個節度使或者地方刺史的手中,難以集中起來對付外部的敵人。

再加上那時候朱溫的實力正處於全盛時期,極大的牽制了吳國的力量。

這樣一來,在與錢鏐等勢力交戰時,吳國所能動用的軍隊其實並不多,與敵軍相比兵力並不佔優,所能依靠的也就是更加優秀的將領和更加強悍的將士。

但這些都不能保證淮南軍的絕對優勢,所以那時候淮南對外擴張進行得非常的艱難,經常出現被敵軍擊敗的情況。

而楊渥開始執掌淮南之後,經過他的大力改革,吳國的力量被大幅度集中,使得吳王府能夠掌握更多的力量去對付敵人。

再加上那時候恰好是朱溫勢力由盛轉衰的時期,楊渥帶領淮南軍在那幾年裡大肆擴張,每次都以絕對的實力去碾壓對手;出動兵力最多的時候甚至都能在正面戰場上與朱溫一較高低。

從那時候起,淮南乃至後面的吳國才算是形成了統一南方的大勢,才具備了橫掃南方的絕對實力。

當然,吳國如今雖然大勢已成,但其弱點同樣非常明顯,這個弱點就是楊家除了他之外,其他人都還年幼,都不足以擔負起執掌吳國的重任。

“前輩所言極是,行刺吳王楊渥的確是最好的選擇。不過要想成功行刺吳王,這談何容易?更何況此人之前就經歷過多次行刺,如今只有更加謹慎的;再加上他現在長期呆在金陵王宮之中,想要行刺就更加困難了!”高季昌聽了後,先是眼神一亮,但隨即又有些失望的說道。

事實上,自古至今一方勢力的君主真正被敵對勢力行刺的並不多,比較出名的也就孫策而已;至於其他死於非命的君主,基本都是死於內部人的鬥爭。

而如今的吳國內部極為穩定,沒什麼人能威脅到楊渥;再加上楊渥的謹慎小心,所以行刺這種辦法,即便是吳國內部人都難以做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