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章 歲同宮 (1 / 2)

採桑子是南贍部洲最大的宗門,底下分為六大宗門,而歲同宮剛好隸屬其中之一。

歲同宮佔地方圓三百餘里,由於地廣人稀,故而不會騰雲駕霧的話,串個門都不輕鬆。可騰雲駕霧是道門天闊境以上修士才能勉強施展的神通,煙波境修士都只能使用御物手段低空飛行。

故而有人提議建立幾座虹橋便於那些境界低微的弟子出入。當時祖師堂裡,有數位長老持反對意見,“白駒過隙,彈指一揮間即入天闊境,何須如此麻煩?”

但宮主東方月白依舊力排眾議,不惜斥巨資靈石在宮內各個要道處建立起座座虹橋,但是嚴格規定每個弟子修士每月使用虹橋的次數。

起初宗內長老都很疑惑,既然辛辛苦苦耗費了那麼多的靈石建造了虹橋,為什麼還要限制他們的使用次數?

當時歲同宮宮主東方月白也只是笑而不語。

虹橋建立後的數十年間,歲同宮內破入天闊境的人無數,如雨後春筍,震驚一洲。

山上修士關於境界,一直有個十百千的說法。即正常人破入煙波境需要十年的時間。煙波境大成,需要耗費百年光陰。而從煙波境破入天闊境則需要千年時間。

而不敢短短數十年,歲同宮裡就有那麼多人破入天闊境,這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事後採桑子上面宗門派人來巡查,宮主東方月白最終不得不以一句聖人教誨蓋棺定論,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

今天,有個奇怪的邋遢老漢步履蹣跚,行入歲同宮中,一路逮著人便問

“何思何慮則知道?”

“何處何服則安道?”

“何從何道則得道?”

......

南華真人的《知北遊》婦孺皆知,只是歲同宮的弟子們乍然間被詢問,皆是一愣,不知所措。

偶有一些弟子內心打好腹稿,主動上前想回答問題。他們內心竊喜大道無常,指不定這便是一樁機緣時,老漢又置之不理,飄忽忽離去。

老漢喝著酒,醉醺醺走上歲同宮的一座虹橋。

無人阻攔,甚至沒人懷疑老漢是來鬧事的。

歲同宮有規定,“除日,椒花頌,分歲客,賀年人”這四脈的長老必須輪番值守宮中。

而今天又是修為道法最高的分歲客一脈的齊光長老當值,這時候如果有人鬧事,那鬧事者還真是壽星吃砒霜,嫌命長。

虹橋本是虛物,只因被修士施以大神通於其上,故而能與宮中放的弟子牌互有感應,使得那些境界低微的弟子也能漫步於其上。

但如果有人細細觀察,就會現老人步入虹橋之上,靠的不是輔以弟子牌,幻化無形的低階御物法術,而是實打實的空中漫步。

凌空虛行,非撫頂境而不可得。

歲同宮內虹橋足有數十座,彼此間交錯相通。老漢行至其中一座虹橋的頂部,忽然停住,然後一屁股坐下。陽光澄澈,舒服得他連自家老祖交待的那個狗屁重任都拋之腦後。

曬太陽不花錢,不曬白不曬。

何況這幾座虹橋可大有深意,絕非登高望遠,勸人進學這麼簡單。這樣一想,那可就不止是不花錢,而是實打實的掙錢了。

跨洲傳送往返一次不便宜,多少得撈點回本,雖然不用他出錢,但敗誰的家不是敗家?

念及於此,老人換了個更舒服的姿勢躺下。

但這可就觸及眾怒了,虹橋上有不少弟子眼看道路被擋住。脾氣好的好言相勸,脾氣差的已經開始罵罵咧咧,陰陽怪氣地說些什麼好狗不擋道之類的話了。

可越是罵,老漢越是舒心,那丁點兒本就虛無縹緲的愧疚感更加蕩然無存。

我擋路你罵人,我們兩不相欠。

漸漸的,眾人開始拂袖而去,反正虹橋四通八達,換一條道便是了。

老漢左右鬼祟探望,眼見四下無人,掏了掏褲襠,頓時那張老如枯木的臉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表情。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